一、中藥代茶飲適合什么人喝
中藥代茶飲,指以中草藥(單味或復方)代茶沖泡、煎煮,然后像茶一樣飲用。中藥代茶飲為我國的傳統(tǒng)劑型,是在中醫(yī)理、法、方、藥理論原則指導下,依據辨證或辨證與辨病相結合,為防治疾病、病后調理或僅為養(yǎng)生保健而組方選藥并與茶葉(或不含茶葉)合制而成。避免了湯劑因加工、久煎久煮造成某些藥物,尤其是芳香類藥物有效成分的損失。另一方面,避免了有效成分的分解破壞。便于儲存,易于攜帶,且吸收完全,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中藥茶飲對常見慢性病和亞健康狀態(tài)等有改善作用,可緩解疲勞、促進消化、調節(jié)情緒,亦可保健或輔助治療疾病,適應證包括體虛疲勞、咽炎咳嗽、肥胖/高脂血癥、口干癥/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風濕痹痛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、失眠等。
二、中藥代茶飲不適合什么人喝
1、孕婦及哺乳期婦女
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的身體狀況較為特殊,很多中藥成分可能對胎兒或嬰兒產生不良影響。例如,某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茶飲,如紅花茶、丹參茶等,可能會影響胎兒發(fā)育或導致流產。
2、肝功能不全者
肝臟是藥物代謝的重要器官,肝功能不全者對中藥成分的代謝能力較差。部分中藥茶飲中的成分可能對肝臟造成負擔,甚至加重病情。
3、過敏體質者
對某些中藥材或成分過敏的人群,飲用中藥茶飲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,如皮疹、瘙癢等癥狀。
4、兒童
兒童的器官功能尚未發(fā)育完善,對中藥成分的代謝和耐受能力較弱。此外,兒童對某些中藥成分的敏感度較高,飲用不當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。
5、患有特定疾病者
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群,如心臟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等,應在醫(yī)生指導下飲用中藥茶飲。部分中藥茶飲可能對病情產生不利影響,甚至加重病情。
6、正在服用其他藥物者
中藥成分可能與某些西藥成分發(fā)生相互作用,影響藥效或產生不良反應。因此,正在服用其他藥物的人群應在醫(yī)生指導下飲用中藥茶飲。
三、中藥代茶飲服用常識
1、中藥代茶飲的適宜溫度
(1)熱服:多用于寒證及大部分茶飲,指飲用時需趁熱、趁溫,但不宜過燙。
(2)涼服:多用于熱證或夏季時使用,指常溫服用,不宜過涼和冷藏后飲用,以免刺激消化道產生不良反應。
2、中藥代茶飲可以長期服用嗎
中藥代茶飲類型不同,飲用時間各異。
(1)治療類:中醫(yī)講究“中病即止”,即某藥物治療取得效果、達到治療目的后,就可停止使用,不宜久服。
(2)康復類:可遵醫(yī)囑在較長時間內服用。
(3)保健類:一般多選取藥食同源的食材,較為平和,可長期服用。但也要辨清體質的寒熱,并關注服用的感受。
3、使用中藥代茶飲需要注意忌口
(1)飲用補氣類藥茶時,不宜食用生蘿卜、香菜、芥菜等破氣發(fā)散的食物,例如人參大棗茶。
(2)飲用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藥茶時,不宜食用辛辣、油膩、腥膻的食物,例如金銀花茶。
(3)飲用解表發(fā)散的藥茶時,不宜食用生冷、油膩的食物,例如生姜蔥白茶。
(4)盡量不與西藥同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