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島旅游景區(qū)位于山東省唯一的海島縣蓬萊區(qū)南北長山島,總占地面積5平方公里,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億萬年的地質(zhì)變遷史,造就了長島旅游景區(qū)豐富的旅游資源,這里天藍海碧、灘潔礁奇、林秀崖險、風光旖旎,自古便有“海上仙山”的美譽,以海蝕地貌和海積地貌為主的海島自然景觀和以海豹、海鷗、候鳥等為主的海島生物景觀,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科學價值。
景區(qū)榮譽
自1984年景區(qū)開放以來,先后被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(qū)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、國家森林公園、國家地質(zhì)公園、國家海洋公園和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
主要景點
長島旅游景區(qū)主要以海島自然風光為主,可以分為島嶼海岸景源、海島生物景源和天景天象景源三大類。一是島嶼海岸景源。長島旅游景區(qū)崖、礁、灘、洞、臺等海蝕地貌和海積地貌微地貌景觀十分發(fā)育,海蝕地貌主要包括海蝕崖、海蝕洞、海蝕柱、海蝕平臺、海蝕棧道和石礁等,其中尤以九丈崖、九疊石、望福礁等最為著名;海積地貌主要包括礫石灘、連島沙洲等,以月牙灣和林海的黃渤海分界線最為典型。二是海島生物景源。海島生物旅游資源包括鳥類資源、海豹資源、山林資源等諸多資源。目前已經(jīng)查明的鳥類有19目58科320種,占全國鳥類種類的24%,是我國開展鳥類研究的重要基地。長島還是野生海豹遷徙的必經(jīng)之地,是省級海豹自然保護區(qū)。長島森林覆蓋率達60%,負氧離子含量達每立方厘米5萬個,被譽為“天然氧吧”,是國家級森林公園。三是天景天象景源。長島之所以被歷代文人稱為“海上仙山”,是因為大自然賦予了長島神奇的天景天象資源,主要包括海市蜃樓、海滋幻影、平流霧以及黃海日出、渤海日落。多元的旅游資源,為開發(fā)長島旅游景區(qū)自然生態(tài)旅游、觀光旅游、度假旅游、科普教育等旅游項目提供了必要條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