妖精之舞跟銀蠶一樣么
妖精之舞特點是分枝,多條,小型多肉,枝條圓柱狀,直立或臥倒,分支較多(長約5cm,直徑約3-5mm),葉片完全隱藏于托葉下,托葉寬卵形,緊密覆蓋于枝干上,尖端有時彎曲、齒狀,整體視覺效果有點像密布的魚鱗。
妖精之舞生長非常緩慢,適合尺寸較小的淺盆種植,夏季可適當遮陰通風控水,春秋季節(jié)可充分日照或嘗試露養(yǎng),忌雨季淋雨、忌盆土長期潮濕。妖精之舞較不耐寒,如冬季溫度低于10℃應(yīng)適當控水或斷水,保持盆土干燥冬季可忍耐-5℃低溫。妖精之舞繁殖一般使用播種,播種前溫度建議15℃-21℃。
銀蠶特點是很少分枝,莖長1-5(10)厘米,直徑6-8(10)毫米,鈍頭、白色鱗片覆蓋,在地表平鋪生長成微型灌木。
銀蠶除了冬天需要斷水休眠,其他季節(jié)基本干透澆透,陽光充足,夏季適當遮陽就可以。銀蠶缺水,枝條就會垂下來,匍匐在地上,給水后,腦袋就抬起來了。
多肉銀蠶養(yǎng)殖方法
1、光照
銀蠶喜歡生長在光照充足環(huán)境中,在春秋夏三季可進行充足陽光照射,這樣使植株生長形態(tài)短胖,鱗片狀葉就像一片片潔白的鱗片覆蓋在株體上,具有較高觀賞價值。
2、溫度銀蠶喜歡比較溫暖環(huán)境,忌低溫凍害。當冬季溫度低于0度時候,則將其擺放在室內(nèi)有暖氣或光線明亮處,這樣有效避免凍害發(fā)生。夏季時候可向其周圍噴施水,便于降溫目的。
3、澆水
銀蠶對于水分需求不是很高,喜歡比較微干燥環(huán)境。所以在養(yǎng)殖澆水中,做到寧干勿濕原則。當盆土快要干燥時候,則可適量進行澆水,保持盆土微微濕潤環(huán)境。秋冬季盆土保持在干燥即可。
長的像銀蠶的多肉
提及銀蠶,許多資料顯示它也可稱之為雪嫦娥、白龍鱗或妖精之舞,其實它們只是都屬于回歡草屬多肉植物,有些是銀蠶的亞種或近似種,但并非同一品種。其中雪嫦娥與白龍鱗為同一物種,只是叫法不同而已,相比于銀蠶,它肉質(zhì)葉上的鱗片略小、更稀疏一些。妖精之舞則一般指白花韌錦以及紅花韌錦,它們的肉質(zhì)葉比銀蠶纖細、姿態(tài)優(yōu)雅,花朵妖艷而且薄如蟬翼,宛若搔首弄姿的“妖精之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