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須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頭,全國大部分地均產(chǎn)。夏、秋果實成孰時收集,除去雜質(zhì),鮮用或曬干生用。玉米須有利尿消腫;清肝利膽的功效,中藥玉米須以柔軟、有光澤者為佳。
玉米須是玉米的花柱和柱頭,中藥玉米須別名是玉蜀黍須、蜀黍須、包谷須,多在夏秋季節(jié)進行采摘和加工。
中藥玉米須和普通玉米須是一樣的,中藥玉米須就是把普通玉米須曬干之后制成的,不過市面上販賣的中藥玉米須是經(jīng)過專業(yè)的加工制成的,清洗、曬干等程序都有嚴格的標準,所以如果需要使用干玉米須的話,還是購買成品會比較好一點,畢竟自己曬的話,質(zhì)量得不到保證。

玉米須歸膀胱、肝、膽經(jīng),有平肝利膽的作用。玉米須中含有多糖成分,能夠促進人體膽汁排泄,同時可以降低膽紅素含量和膽汁粘稠度,適量食用玉米須可以預防膽囊炎或膽管炎。
玉米須中含有類黃酮物質(zhì),這種物質(zhì)可以抑制人體低密度脂蛋白產(chǎn)生,從而預防動脈硬化,對心臟有不錯的保護作用。除此之外,玉米須中還含有大量的纖維素,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,所以適量食用玉米須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。
玉米須可以消腫利水,促進人體多余鈉元素的排出,有不錯的清熱利水、消炎祛濕的功效。在炎熱的夏季可以適量飲用玉米須水來清熱排毒。
玉米須中含有較多的皂甙物質(zhì),能夠降低人體血糖含量,所以可以用玉米須和豬瘦肉一起燉煮食用來緩解糖尿病的不良癥狀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,玉米須降血糖只具有緩解作用,并不能代替降糖藥物使用,高血糖患者應當遵照醫(yī)囑服藥,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飲食。
玉米須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K成分,能夠?qū)鼓I上腺素的升壓效應,且對末梢血管有不錯的擴張作用,所以使用玉米須能夠預防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等病癥。
炎熱的夏季可以用玉米須煮水喝,能夠生津止渴、開胃健脾,也可以用玉米須煮粥喝,緩解食欲不振。詳細>>
1、清洗不干凈可能導致身體不適
玉米須比較難以清洗干凈,而現(xiàn)在種植玉米多半都會施農(nóng)藥,那么如果在清洗新鮮玉米須的時候沒有清洗干凈,人體就會攝入玉米須上殘留的農(nóng)藥成分,在食用之后就會導致身體不適。
2、可能導致腸胃不適
玉米須有不錯的利尿作用,但是如果大量飲用玉米須水則容易導致尿頻尿急、腸胃不適等身體癥狀。一天飲用玉米須水的量最好保持在500ml左右,過量飲用對身體是不好的。
1、低血糖患者
玉米須的作用之一就是降低人體血糖含量,那么低血糖患者就不適合使用玉米須,因為這樣會使他們的血糖降低,容易引發(fā)頭暈無力,而且對身體健康的恢復也不利。
2、低血壓患者
玉米須還能降血壓,所以對于低血壓患者來說,玉米須也是他們不可以使用的。低血壓患者使用玉米須容易引發(fā)頭暈、眼黑、肢軟、冷汗等不良反應,甚至有可能導致暈厥或休克。
3、尿急尿頻人群
玉米須可以消腫利水,促進人體多余水分排出,但是尿急尿頻人群使用玉米須只會讓尿頻尿急的現(xiàn)象更嚴重,會導致人體水分含量大大減少,對人體是無益的。
4、脾胃虛寒人群
玉米須可以降火解毒,適合燥熱人群使用,但不適合脾胃虛寒人群使用,因為脾胃虛寒患者使用玉米須只會讓他們的體質(zhì)變的更差,影響身體的健康。 詳細>>
玉米須是曬干好還是濕的好這個問題見仁見智,因為其實它們的功效是差不多的,干的玉米須比較方便保管,能夠長期使用,而新鮮的玉米須應季。大家可以根據(jù)自己的喜好來選擇,干玉米須和新鮮玉米須的作用是一樣的,用干的還是用新鮮的都可以。
1、看食用方法
玉米須有老嫩之分,一般認為老的玉米須更適合煮茶喝,嫩的玉米須則更適合熬水飲用,所以大家可以根據(jù)自己想要怎么使用玉米須來進行挑選。
2、聞味道
玉米須一般要經(jīng)過暴曬處理才能長時間保存,但是曬制玉米須的工序比較麻煩,可能會有無良商家直接用硫磺熏制。硫制玉米須聞起來比較刺鼻,沒有玉米須的那種清新的味道,所以在選購玉米須的時候也可以聞聞味道來辨別品質(zhì)。
中藥玉米須的價格在60元-80元一斤左右,也有用茶包袋包裝的玉米須茶包可以買,玉米須茶包的價格在每小包5毛錢左右,十分劃算。

做法:把新鮮玉米須洗凈之后用煮茶器煮茶,煮好之后等到茶水溫熱即可飲用。
功效:玉米須的作用有平肝利膽的功效,所以泡玉米須茶能夠預防膽結(jié)石,還能促進體內(nèi)雜質(zhì)的排泄。
做法:將玉米須、蒲公英、玉竹洗凈之后用開水沖泡,之后加入適量冰糖攪拌均勻,蓋上蓋子燜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。
功效:玉米須蒲公英茶能夠清熱解毒、利尿通淋,易上火、體質(zhì)熱的人群可以適量飲用來緩解身體不適癥狀。
做法:準備玉米須(干)10g、桑葉10g,洗凈之后濾干水分,之后用開水沖泡,燜5分鐘之后即可飲用。
功效:玉米須桑葉茶有清熱利尿的作用,還可以生津止渴,適合夏季飲用。
準備材料:雞蛋、玉米須、蔥、紅蘿卜、洋蔥、毛豆、海鹽、糖。
做法步驟:
第一步:毛豆剝開備用,玉米須切成小段,蔥、紅蘿卜和洋蔥切成丁狀備用。
第二步:雞蛋打好之后,加入切好的玉米須,再加入適量的海鹽和糖,攪拌均勻備用。
第三步:鍋燒熱之后,首先把毛豆、蔥,紅蘿卜和洋蔥炒香。
第四步:然后把雞蛋液倒入鍋中,將蛋煎至兩面呈現(xiàn)金黃色即可。
準備材料:玉米須、鮮豬排骨、食用鹽。
做法步驟:
第一步:首先將玉米須用清水洗凈,去除雜物,泥沙。
第二步:將鮮豬排骨用清水洗去血污,用刀剁成小塊,備用。
第三步:把玉米須和豬排骨放入砂鍋中,倒入適量清水,用中火慢煲。
第四步:煮好之后用漏勺撈出湯中的玉米須殘渣,之后加入適量食用鹽調(diào)味即可飲用。
準備材料:玉米須、玉米芯、鯽魚、蔥花、生姜片、料酒、鹽。
做法步驟:
第一步:首先把玉米須和玉米心用沸水煮20分鐘,之后濾掉雜物,留湯汁備用。
第二步:鯽魚處理干凈之后,用料酒和生姜片腌制一會。
第三步:把腌制好的鯽魚放入玉米須和玉米芯煮好的湯汁里,然后放入姜片、料酒燉煮30分鐘。
第四步:等到湯汁變白之后,就可以撒上適量食鹽和蔥花,之后裝盤即可。
準備材料:新鮮玉米須、銀耳、冰糖。
做法步驟:
第一步:首先將銀耳用清水泡發(fā),之后用剪刀剪碎。玉米須剝下來之后清洗濾干備用。
第二步:將玉米須裝入紗布袋之后,系緊袋口。
第三步:鍋中倒入泡發(fā)的銀耳,加入適量清水,大火燒開后轉(zhuǎn)小火,煮10分鐘。
第四步:之后放入裝有玉米須的紗布袋和適量冰糖,再煮十分鐘。
第五步:之后把裝玉米須的紗布袋取出,把銀耳倒入碗中就可以食用了。

新鮮的玉米須可以等玉米形成籽粒之后采摘玉米須,也就是等玉米成熟之后剝?nèi)ビ衩灼?,然后把玉米須摘下來,之后放到陰涼處通風即可。也可以等玉米須長出來之后,直接用剪刀把玉米須剪下來即可。
剪下來的新鮮玉米須首先需要進行淘洗,可以使用鹽水淘洗,這樣可以讓玉米須更加干凈。洗凈之后的玉米須可以直接放到陽光下進行晾曬,也可以用烘干機進行烘干處理。新鮮的玉米須曬干大概需要兩天左右。
新鮮玉米須用鹽水清洗干凈之后,再用清水淘洗一遍。然后放入燒開的水中煮一分鐘左右撈出,晾涼之后用剪刀剪成小段,最后放到太陽下曬干就可以了。
新鮮的玉米須在摘下來之后可以直接放進保鮮袋封口放入冰箱保存,但要注意不要用水清洗,否則會影響玉米須的品質(zhì)。中藥玉米須是已經(jīng)曬干的制品,所以只要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就可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