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周期天數(shù)怎么算
女人的月經周期相對來說比較容易計算。月經周期的長短,取決于卵巢周期的長短,正常月經周期一般為21—35日,平均28天,月經周期<21天為月經頻發(fā),月經周期>35天為月經稀發(fā)。

但是每個人的月經周期會有所不同,有的人在23-45天,甚至3個月或半年。
一般認為,月經前后7-10天可視為正常范圍,只要能保持一定的規(guī)律性就不能視為月經不調。
月經一般來幾天正常
正常經期一般為2—10日,平均4—6日,經期<2天為經期過短,經期>10天為經期過長。正常經量20—60ml,少于20ml為月經過少(一般衛(wèi)生巾的吸血量是5~15ml),超過80ml為月經過多。
月經周期階段順序
1、月經期(第1-7天)
如果卵細胞未受精,黃體逐漸萎縮,激素分泌急劇減少,子宮內膜血管痙攣導致子宮內膜缺血壞死和剝離。血管破裂出血,血液和脫落的內膜碎片通過陰道排出。經量20-60ml,平均3~7天。
2、卵泡期(第8-14天)
是卵泡發(fā)育并成熟的階段。這個階段卵巢中卵泡快速生長及分泌的雌激素逐漸增加,子宮內膜生長增厚,宮頸分泌黏液逐漸增加,陰道分泌物增加。這個時期有利于受精卵的著床。
3、排卵期(第15-17天)
通常將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,連同排卵日加在一起共10天,稱為排卵期。此時人體最大的生理特點便是排出卵子,排出的卵細胞被輸卵管傘捕捉送入輸卵管中。
4、黃體期(第18-28天)
排卵之后人體便進入黃體期,若卵子受精成功,胚胎便分泌HCG使黃體繼續(xù)發(fā)育成為妊娠黃體。若未懷孕,黃體開始退化,激素水平下降,由于缺乏這些激素的支持,子宮內膜中的血管不再增加并漸漸壞死,最終剝落,月經由此發(fā)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