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臨高,沙蟲是臨高人吃海鮮必點的一道美食。沙蟲又叫沙腸蟲,是生長在灘涂上的一種海洋生物,雖然其貌不揚,但味道鮮美,營養(yǎng)豐富,不輸給任何一種名貴海鮮。
三色沙蟲是海南知名菜肴,所屬菜系是海派菜。把青紅菜椒和沙蟲放在一起爆炒,炒出的菜品紅、青、白三色鮮明清雅,嫩滑脆爽,帶有微辣味,口感上佳。
食材:
鮮活沙蟲(取凈) 250 克,青、紅菜椒各二個(重約 100 克),蒜茸 2 克、姜絲 1 克、蔥絲 1 克、麻油 2 克、胡椒粉 1 克、芡湯 30克 、濕粉 10 克、生油 1000 克(實耗 50 克)、精鹽 10 克、味精 10克 、料酒 20 克。
做法:
1、將芡湯、麻油、胡椒粉、濕粉調(diào)成碗芡(白芡),沙蟲整理長短一致,紅、青辣椒切成粗絲,與沙蟲一樣長。
2、中火熱鍋落油燒至七成熱,將沙蟲拉油至七成熟倒出濾油,原鍋加熱,倒人紅、青椒絲炒至五成熟即起出。
3、熱鍋加油,下料頭,將沙蟲、椒絲倒入鍋中,贊酒,翻炒,下碗芡炒勻,加尾油上碟即成。
沙蟲就生活在沿海灘涂一帶沙泥底質(zhì)的海域,漲潮時鉆出,退潮時潛伏在沙泥洞中。以蠶食沙粒等為生,但身體結(jié)構(gòu)簡單,故洗去腸內(nèi)沙粒,全條蟲都可食用。
食材:
沙蟲250 克、冬菇10個,火腿腸兩根,土雞蛋兩個,蔥、姜、鹽、蒜頭、料酒若干。
做法:
1、將清洗干凈的沙蟲和冬菇放進(jìn)炒鍋,少油,小火清炒1分鐘;
2、起鍋后,將沙蟲和冬菇放進(jìn)砂鍋,加滾開水沖泡進(jìn)砂鍋,約加8成水(防止開鍋后湯汁溢出),加蔥、姜、料酒,小火開始慢燉;
3、將兩根火腿腸切成片狀,進(jìn)鍋;
4、用炒鍋將土雞蛋用少許油煎好,進(jìn)鍋;
5、約燉20分鐘后,放入適量鹽即可出鍋,若用排骨或豬肉等原材料,時間需放長至40分鐘到60分鐘。
沙蟲的營養(yǎng)價值極高,其名不美貌不雅,但其營養(yǎng)、味道及醫(yī)藥與食療價值都不亞于其他名貴海產(chǎn)珍品,因而素有“海灘香腸”的美譽(yù)。沙蟲肉質(zhì)脆嫩,味道鮮美,營養(yǎng)豐富,富含蛋白質(zhì)、脂肪和鈣、磷、鐵等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,特別是味道,還勝過海參、魚翅。因為海參和魚翅本身沒有什么味道,故烹飪時一定要加雞肉或瘦肉等配料,否則就索然無味。而沙蟲具有鮮美味道,不必加別的配料,單獨干吃或鮮食都很有特色,除城鄉(xiāng)居民喜食外,更是賓館、酒樓食肆的名貴佳肴。
沙蟲還有較高藥用功效和食療價值。它性寒,味甘、咸,有滋陰降火、清肺補(bǔ)虛之功效。據(jù)藥書記載,凡有骨蒸潮熱、陰虛盜汗、肺虛咳喘、胸悶痰多以及婦女產(chǎn)后乳汁稀少等癥狀,最宜食用沙蟲;對于肺癆咳嗽、神經(jīng)衰弱、小兒脾虛或干燥等癥,用沙蟲加姜片煲瘦肉湯飲服有療效;因沙蟲滋陰補(bǔ)腎,小孩因腎虧而夜尿頻繁者,煮沙蟲粥吃可獲良好療效。所以沙蟲是老少皆宜的營養(yǎng)滋補(bǔ)及食療佳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