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新疆,奶茶是少數(shù)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,尤其是哈薩克人民更是對奶茶情有獨鐘。
在吉木薩爾縣的新地鄉(xiāng)、大有鄉(xiāng)、泉子街鎮(zhèn)、老臺鄉(xiāng),居住著許多哈薩克族牧民,他們無論男女老幼都愛喝奶茶。
即用磚茶和茯茶熬成茶汁,然后加入鮮奶和食鹽即可。
先將茶汁倒入碗內(nèi),再加熟奶皮制成。
普通茶或奶皮子奶茶中加入少量酥油而成,這種茶香味撲鼻,回味悠長。
一般的做法是先將茯茶搗碎,放入水中煮,茶水燒開后一直煮到茶水較濃時用漏勺撈去茶葉,再繼續(xù)煮片刻,待其有所濃縮之后,加入水量約1/5左右的鮮奶,不斷的用勺子揚茶,直到茶乳交融,再次煮沸即成馥郁芬芳的奶茶了。
與混煮法一樣,先煮奶茶汁待用。煮茶要十分注意火候,哈薩克婦女的奶茶經(jīng)是“一看二嘗”,看茶水顏色的濃淡,嘗茶水味道的咸淡,釅而不澀,甜中帶咸為好。
喝茶時,先將鮮奶和奶皮子放在碗里,倒上濃茶,再用開水沖淡,最后加上酥油,這樣一碗熱乎乎,香噴噴,油滋滋的奶茶就好了。
品奶茶以茶色、香氣、形態(tài)味道為標準。
要熬出一壺醇香沁人的奶茶,除茶葉本身的質(zhì)量尚好外,水質(zhì)、火候和乳汁相融也很重要。
香美的奶茶,并不是奶子越多越好,應(yīng)當是茶乳比例適中,用茶是為了緩和牛奶的膩性,而牛奶又為溫柔茶的清苦。
到了冬季,有的哈薩克牧民在茶里還要放一些白胡椒面或是丁香,這種奶茶略帶一些辣味,可增加體內(nèi)熱量,提高御寒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