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地環(huán)境
仰韶大杏因產于舉世聞名的仰韶文化發(fā)祥地河南省澠池縣而得名,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,主要分布在澠池縣境內的果園、天池、英豪、仰韶、段村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,主產區(qū)在果園鄉(xiāng)。澠池縣屬秦嶺余脈,為豫西丘陵山區(qū),土層深厚,結構良好,有機質含量豐富。杏樹壽命長,華北、西北各地常見百年以上大樹,產量仍很高。經濟壽命亦很長,在40~50年間。杏對土壤、地勢的適應能力強,多種植在山坡梯田和丘陵地上,在800~1000米的高山上也能正常生長,在壤土、粘土、微酸性土、堿性土上甚至在巖縫中都能生長。特殊的生物氣候條件和其他因素決定了該地的土壤養(yǎng)分含量高,造就了仰韶大杏獨特的品質。該縣仰韶大杏的適生面積達30萬畝以上。
品質特點
澠池縣杏樹品種較多,然而以仰韶大杏獨享盛名。其果形似雞蛋,俗稱雞蛋杏,果實成熟后,核肉分離,搖晃有響聲,又稱"響鈴杏"。仰韶大杏(仰韶黃杏),果實為橢圓形,果皮與果肉橙黃色,陽面有紅暈,果形大,平均單果重70克,最大單果重110克。果肉厚1.3~1.8厘米,肉、核重量比值為1∶0.44~0.48,肉質細韌,纖維少,酸甜適口,芳香濃郁,汁液豐富,制成的糖水杏、杏漿等均屬上品。制罐頭易操作,去皮性能良好,利用率高,成品質量好。鮮果和加工制品,均受到國內外市場的好評。1985年6月,全省大杏鑒評中,參加鑒評的32個品種,澠池仰韶黃杏以91.94分獲得第一。1987年在鄭州舉行的中國全國罐頭評比會上名列前茅。
品種特性
仰韶大杏(仰韶黃杏)是澠池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精心選育的名優(yōu)果品。仰韶大杏(仰韶黃杏),結果早,盛果期長,嫁接后3年開始掛果,10年進入盛果期,一般單株可產400~500斤,盛果期在40年以上,百年的大樹仍可產100斤以上。同時,仰韶黃杏抗逆性強、易管理,具有抗干旱、耐瘠薄、適應性強、病蟲害少、投資小、收益大等優(yōu)點。山東、河北、山西、甘肅、陜西、江西、云南、安徽、黑龍江等10個省市也引種試栽。國家曾作為珍奇樹種,贈給羅馬尼亞的友好使者。
生產情況
21世紀初,澠池縣委、縣政府根據當?shù)氐牡赜蛱厣罅ΨN植仰韶大杏。為了保證果園豐產又豐收,在各級部門的通力協(xié)作下,村村通上了水泥路。從2004年起,當?shù)剡€辦起了杏花節(jié),建立了"仰韶黃杏"網,成立了仰韶大杏專業(yè)合作社,將仰韶大杏通過精包裝進行上市銷售。該縣還把仰韶大杏注冊了商標,并獲得了多項包裝專利,為產品及品牌的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,為仰韶大杏產業(yè)的快速發(fā)展奠定了基礎。到2010年,澠池縣果園鄉(xiāng)已建成李家、毛溝、展莊、太平、路村、窯屋、西村等行政村組成的仰韶大杏種植基地。仰韶大杏的種植,帶動了澠池縣大杏產業(yè)的迅速發(fā)展,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澠池縣域經濟的又好又快發(fā)展。
澠池縣質監(jiān)局在當?shù)卣念I導下,協(xié)助當?shù)氐霓r業(yè)部門,先后制定了《仰韶大杏生產技術規(guī)范》和《無公害仰韶大杏》等標準,并從仰韶大杏苗木基地培育入手,指導果農從肥料施用、剪枝、用藥到收購、銷售環(huán)節(jié)都嚴格實施標準化。該局還經常深入到田間,對農戶現(xiàn)場進行技術培訓。通過標準化種植生產出來的仰韶大杏,大小均勻,口感好,品質優(yōu),分別在1985年和1986年河南省大杏鑒評中獲得金獎,1990年又獲得國際食品博覽會銀獎。
仰韶大杏已成為農民致富的一項支柱產業(yè),到2010年,仰韶大杏種植面積1600多公頃,年產量750萬公斤,年產值達7500多萬元,1500多農戶走上了富裕路。
地理標志
根據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(guī)定》,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仰韶大杏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。經審查合格,自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九日起批準杭州絲綢、仰韶大杏、仰韶柿餅、防城金花茶、定邊蕎麥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,由當?shù)刭|檢機構實施保護(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1年第138號)。
產地范圍
仰韶大杏產地范圍為河南省澠池縣果園鄉(xiāng)、城關鎮(zhèn)、張村鎮(zhèn)、英豪鎮(zhèn)、洪陽鎮(zhèn)、天池鎮(zhèn)、仰韶鄉(xiāng)、陳村鄉(xiāng)、仁村鄉(xiāng)、坡頭鄉(xiāng)、段村鄉(xiāng)、南村鄉(xiāng)12個鄉(xiāng)鎮(zhèn)所轄行政區(qū)域。
專用標志使用
仰韶大杏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,可向河南省澠池縣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提出使用"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"的申請,經河南省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審核,報國家質檢總局核準后予以公告。仰韶大杏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河南省質量技術監(jiān)督局負責指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