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碗席可不是簡(jiǎn)簡(jiǎn)單單十道菜,它包含“六肉四菜”?!傲狻睘椋骸按蠹t”(切成方塊的紅燒肉,又叫“方印”)、“小紅”(條子肉)、大酥(過油肉)、肘子、雞肉、肉丸子;“四菜”為:菠菜、白菜、黃花菜、豆芽。其中菠菜和豆芽是涼拌的,白菜和黃花菜是熱湯菜。碰到?jīng)]有菠菜和白菜的季節(jié),要用別的青菜代替,但一定要盡量注意色澤的相同。
十碗席依次上桌,順序是“一雞二肘三白菜、四紅肉、五菠菜、六酥肉、七黃花、八小紅、九豆芽、十丸子”。上菜的方法有兩種:“硬墩”和“拉席”。
“硬墩”,即把菜直接放到它應(yīng)放的地方。中間一排從左到右依次是雞肉、肘子、肉丸、大酥,四菜占據(jù)四角的位置,菠菜和豆芽、黃花菜和白菜成對(duì)角線排列,菠菜和黃花菜居上,即所謂“上青下白”;“小紅”放在最上面一排的中間,坐“上席”者前面,即所謂“壓席”;最下面一排中間的位置則由“大紅”占據(jù)。
“拉席”,是較為講究技巧的方法,具體操作時(shí)可能有些差異,但每碗菜上來后,桌上菜碗的位置都要隨之移動(dòng),形成各種圖案,即所謂“碗碗成席”,讓食用者單看形式,就會(huì)產(chǎn)生一種美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