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東擬沙丁魚,又名斑點莎腦魚,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科的其中一種。分布于印度太平洋、東大西洋區(qū),包括南非、東非、朝鮮半島、日本、中國、菲律賓、美國西岸、加拿大西岸、中美洲、南美洲西岸等海域。大群集結,一群魚有四、五萬尾似乎很常見。以濾食浮游生物維生。
遠東擬沙丁魚分布于印度太平洋、東大西洋區(qū),包括南非、東非、馬達加斯加、毛里求斯、塞舌爾群島、紅海、波斯灣、馬爾代夫、斯里蘭卡、印度、孟加拉灣、緬甸、泰國、越南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白令海、朝鮮半島、日本、中國、菲律賓、新幾內亞、澳洲、新西蘭、所羅門群島、馬紹爾群島、密克羅尼西亞、馬里亞納群島、帕勞、夏威夷群島、瑙魯、斐濟群島、圖瓦盧、美國西岸、加拿大西岸、中美洲、南美洲西岸等海域。
體側有一、二列的小斑點,腹鰭起點約在背鰭基底中部下方。背鰭有軟條17~20枚;臀鰭細小,軟條數(shù)約在16~19枚之間。體長而稍側扁,呈梭形,背腹兩緣近平直,腹部較鈍圓。頭中大,側扁,吻端稍尖??谳^小,前位,稍斜裂。下頜稍長于上頜。兩頜齒細小。眼中大,側上位;眼間隔平,有棱形印跡。鰓蓋骨不平滑,有數(shù)條放射狀棱紋。鰓孔寬大。體背青綠色,體側上方稍淡,側下方及腹部銀白色。背鰭、胸鰭和尾鰭淺灰色,臀鰭和腹鰭銀白色。成年遠東擬沙丁魚體長為39厘米左右。
遠東擬沙丁魚是海洋冷溫水性中上層魚類,水深0-200米。常在外洋大群集結,一群魚有四、五萬尾似乎很常見。以濾食浮游生物維生。
遠東擬沙丁魚產卵期5-6月間。一般2齡魚即成熟,絕對生殖力為3-10萬粒。浮性卵,卵徑0.33-1.17mm。
它具有生長快、繁殖力強的優(yōu)點,且肉質鮮嫩。含脂肪高、清蒸、紅燒、油煎及腌干蒸食均味美可口。沙丁魚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,味美,供食用。還可提煉魚油、制革、制皂和金屬冶煉等;也可制作魚粉作為餌料。
據(jù)有關資料介紹,沙丁魚中含有一種具有5個雙鍵的長鏈脂肪酸,可防止血栓形成,對治療心臟病有奇效。但由于此種魚個體小,產量高,產值低,保鮮加工困難大,多做魚粉原料。
各地都在研制加工魚羔、酋丸、魚卷、魚香腸等多種方便食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