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(tǒng)的嚴州酥餅以梅城鎮(zhèn)“方順和”燒餅店所產(chǎn)最為著稱。一般除論只出售外,又以十只包為一筒,扎上紅帖供應(yīng),成為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,備受歡迎。民國十八年(1929),此餅作為建德特產(chǎn)參加“西湖博覽會”,在櫥中展出一個月后取出,既未變硬也不發(fā)軔,且清香如初,被評為第一名,并授予大紅旗一面,以示表彰。
食材:
自發(fā)粉200克、溫水110克、白糖10克、帶肥豬肉160克、梅干菜20克、調(diào)料少許、小蔥少許。
步驟:
1、提早半天把梅干菜泡開,第一鍋黑水倒掉,第二鍋水選擇溫水泡,便于把它泡軟。然后剁好肉餡。
2、切好小蔥,放入其他調(diào)料:美味鮮醬油,芝麻油,軞油、胡椒粉、少許料酒。記住不能放水。
3、這樣的餡聞著就香香的。
4、將面團揉好后醒發(fā)半個小時,然后再揉一次,擠出氣泡,均勻切成8到10等份。
5、然后將小面團打成幾個小面皮,類似于包子的做法。
6、放入梅干菜肉餡。
7、像包子一樣做好,然后用搟面杖把它壓到最薄的狀態(tài)。
8、打薄到可以看見半透明的狀態(tài)。
相傳唐朝開國元勛“九千歲”程咬金從小以做燒餅為生,在兵荒馬亂歲月流落到嚴州府(今建德梅城)開燒餅店,有一天他多做了兩爐燒餅,當天沒賣完,晚上把燒餅重新放入爐內(nèi)以文火烘烤,沒想到經(jīng)重烤的燒餅肉油滲入餅皮,吃起來更酥更香,倍受人們喜愛。自此,他就采用此法做燒餅,許多店家也爭相仿效。由于這種燒餅既香又酥,又出產(chǎn)在嚴州府地,遂以嚴州命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