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?、移民與文化傳播?
在十九世紀(jì)中葉,大量中國人為了尋求更好的機遇開始向新加坡移民,其中海南是向新加坡輸出人口的主要地區(qū)之一。這些移民中,海南人從事最多的職業(yè)便是廚師。
他們帶來了海南的特色菜肴——?文昌雞,并在新加坡逐漸改良食譜,以適應(yīng)當(dāng)?shù)厝说目谖丁?/p>
?2、本地化與演變?
文昌雞飯在新加坡經(jīng)過多年演變,已經(jīng)和當(dāng)?shù)氐奶厣珦胶系揭黄?,味道也更加適合新加坡本地人的口味,成為充滿著新加坡風(fēng)味的美食。
海南雞飯在新加坡的烹飪方法和特點也逐漸形成,如選擇當(dāng)日宰殺的清遠雞,搭配雞油米,以及獨特的調(diào)味醬料(黑豉油、辣椒醬和姜蓉醬)。
3?、普及與認可?
到了上個世紀(jì)五十年代,賣海南雞飯的餐廳遍布新加坡,并逐漸成為了新加坡的標(biāo)志性美食。
新加坡政府也積極推動海南雞飯的傳播,使其在國際上享有盛譽,許多五星級賓館但凡有亞洲菜,都少不了這道被西方人認為源自新加坡的海南雞飯。
雞肉嫩滑多汁、飯粒松軟香氣四溢,并且配有姜蓉、辣椒醬和醬油等調(diào)味料,增添了層次感和鮮辣感?。
新加坡的海南雞飯在新加坡非常普遍,幾乎每個小販中心都能找到,并且是新加坡人最愛吃的美食之一,甚至被譽為新加坡的國菜?。
原料:三黃雞1只、大米250克、油菜6棵、檸檬1/3只、指天椒3根、洋蔥1小塊、大蔥1段、姜1小塊、蒜4瓣等。
調(diào)料:鹽2茶匙(10克)、料酒1湯匙(15ml)、雞油100克。
做法:
1、雞清理干凈內(nèi)膛,在雞腹中塞入姜、蔥,雞皮表面抹少鹽。
2、煮開一鍋水,水沸騰后放入雞,以小火煮約20-30分鐘。
3、當(dāng)用筷子插入雞肉時,一旦可以不需太同力地穿插入,即撈出雞泡入冰水中或以冷水沖洗。
4、過冷水的雞稍瀝,在雞身表面涂薄薄一層香油自然冷卻,切塊擺盤。
5、猛火熱鍋爆香蒜蓉、雞油,倒進大米翻炒一會,加入煮雞的雞湯、適量的鹽,煮成飯。
6、切好的雞肉,煮好的米飯,將適量姜、蒜磨成蓉,和1勺辣椒醬、1勺大華黑醬油混合成蘸醬即可開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