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火做菜,鍋子都是比較大的,鍋底沉入灶臺里面很深,柴火大部分情況下都是燒的很旺的,鍋子受熱的面積非常大,整個鍋體的溫度都很高,炒菜的時候,很容易翻炒,可以大面積的受熱。
而燒氣受熱面積是比較小的,主要就是鍋子的底部,雖然溫度可以輕易的調(diào)高或者降低,熱源也是非常充足的,甚至比柴火溫度更高,但是在實際情況中,燒氣的鍋都是比較小的,很難進行翻炒,所以食物加工出來感覺沒有那種香味。
食材:雞、大蒜、姜片、泡椒、泡姜、泡酸菜、大蔥段、芹菜、
豆瓣醬、花雕酒或料酒、干辣椒、八角、香葉、山奈、草果、桂皮 、雞油。
步驟:1、雞用冷水泡個一小時,將血水泡出來清洗干凈備用雞油切成小塊,泡酸菜切成條,泡椒切成段,泡椒切成片姜切片,蒜切成大顆備用,干辣椒和八角,山奈,桂皮,香葉,草果,放一起備用。
2、鍋內(nèi)倒入菜籽油,燒辣,冒大煙后關(guān)火。
3、稍微冷卻點后,把雞油放下去,炒出雞油。
4、炒一會后,打開火,把雞肉倒下去,翻炒。
5、翻炒大概幾分鐘后,圍的鍋邊淋點花雕酒,然后再繼續(xù)翻炒,直到酒味散去。
6、鍋內(nèi)放入豆瓣,進行翻炒。
7、翻炒均勻后,加入泡椒,泡酸菜,泡姜,翻炒一會。
8、再加入蔥姜蒜,翻炒均勻。
9、加入干辣椒和各種香料,翻炒一會。
10、倒入開水,蓋上蓋子,小火燉煮。
11、雞熟了后,把配菜倒進去,直到把菜煮熟。
12、再加點雞精,翻勻以后就可以出鍋了。
1、雞肉有溫中益氣、補虛填精、健脾胃、活血脈、強筋骨的功效。雞肉對營養(yǎng)不良、畏寒怕冷、乏力疲勞、月經(jīng)不調(diào)、貧血、虛弱等有食療作用。
2、雞肉含有對人體生長發(fā)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,是中國人膳食結(jié)構(gòu)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。而且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-亞油酸和亞麻酸,能夠降低人體對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,有保護心血管的作用。
3、雞肉也是磷、鐵、銅和鋅的良好來源,并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B12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D和維生素K等。而且雞肉的消化率高,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,有增強體力、強壯身體的作用。